
共工
【作品原文】
共工人面,蛇身,朱①發。

圖片1
(圖前文選自《歸藏·啟筮》②)
共工氏與顓頊③爭為帝,怒而觸不周之山④,折天柱⑤,絕⑥地維⑦。故天傾西北,日月星辰就焉⑧;地不滿東南,故百川水潦⑨歸焉⑩。

圖片2

圖片3
(選自《列子·湯問篇》 )
當其末年也,諸侯有共工氏,任智刑以強 ,霸而不王,以水乘木,乃與祝融戰,不勝而怒,乃頭觸不周,山崩,天柱折,地
維缺。
(選自《史記·三皇本紀》 )
【注釋】
①朱——紅色。
②《歸藏·啟筮》——《歸藏》這部書相傳是《周易》之前的古《易經》,但現存的可能是偽造的。
③顓頊——神話中的天帝之一,也是傳說中的遠古帝王,號高陽氏。
④不周之山——神話中一座支撐著天的大山。
⑤天柱——古代神話中又說,天由八座山峰支撐著,這些山就是天柱。
⑥絕——斷。這里是“使(地維)斷”的意思。
⑦地維——系著大地四角的粗繩。維,系東西的大繩子。
⑧就焉——向那里移動。就,靠近。
⑨潦——雨后地面的積水。
⑩歸焉——趨向那里。
《列子·湯問篇》——相傳是戰國時列御寇寫的。書已經失傳,現存的《列子》八篇可能是晉代人寫的!稖珕枴肥瞧渲幸黄。
其——指女媧(的)。
任智刑——依賴巧計和刑罰。任,使用,依靠。智,這里含有“狡詐”的意味。
以強[qi3ng]——來逞強。強,使用強力和勉強的意思。
霸而不王[w4ng]——實行霸道而不實行王道。我國古代,儒家主張統治者以仁義治國,稱作“王天下”,反對實行強霸的統治。
以水乘木——用“水”來欺凌“木”。水、木,這里指“五行”中的兩種東西。我國古代有五行相生相克的說法。據說女媧屬木,共工屬水,所以這里是共工想取代女媧的意思。
祝融——神話中的火神,也是傳說中的古代帝王,號“赤帝”。
《史記·三皇本紀》——司馬遷所著《史記》中本來沒有《三皇本紀》,這一篇是唐代的司馬貞根據古代神話傳說補寫的。
【作品今譯】
共工長著人的面孔,蛇的身子,頭發是紅色的。
共工氏和顓頊爭著當天帝。爭奪中共工忽然發脾氣了,用頭去撞不周山。結果把這根支撐著天的大柱子撞折[sh6]了,把系著大地的粗繩子也震斷。這樣一來,天塌下一角,向西北傾斜,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動;大地的東南塌陷下去,所以河流、積水都向東南方向匯聚。
在女媧的末年,諸侯中有個叫共工的。他憑著狡詐和刑罰來逞威風,使用暴力的手段而不實行仁政。他要取代女媧的地位,就和祝融進行大戰。因為沒有打敗祝融,他大發脾氣,用頭撞不周山,把山撞崩了。這樣一來,天柱折斷,系著大地的粗繩子也殘破了。
【作品賞析】
像盤古、女媧、羿一樣,共工也不是什么帝王、諸侯,而是神話中的神。沒有哪一個凡人能夠撞斷支撐著天的柱子,弄得天塌地陷。共工長著人頭蛇身,也如有些神話記載里所描寫的女媧。共工同天帝顓頊的爭斗也好,同掌火的祝融爭斗也好,都是天神之間的大戰。
這種大戰在神話中常常出現。原始社會的部族之間也有戰爭,神話中天神間的大戰應該是這些戰爭的曲折反映。第三段中說“諸侯有共工”,或許在當時確曾有過一個叫這名字的部族首領。至于“霸而不王”之類,則明顯是后人附會上去的儒家之說。
共工神話最精彩的部分是他的觸山。這里很顯個性:打不過對手就大發脾氣,用腦袋去撞山。而那撞山的結果也是極為夸張和富有想像力的:不周山這根支撐著天的大柱子竟然被他撞崩了,天轟然塌下一角。由于巨大的震動,系著大地四角的粗纜繩也給震斷,地因而塌下去一大片。
故事最后還要歸結到對自然現象的解釋上去:正因為天往西北傾斜了,日月星辰就由西北向東南運轉,因為地向東南塌陷,河流就由西北往東南流去。這真是又荒謬又合情合理,把它同共工發脾氣聯系起來,也不失為一種幽默。